
【铜云锣】
清
通高84厘米,通宽52.5厘米
此云锣,一架十枚,范铜为之,形如铜盘,应四正律、六半律,以厚薄区分音高,四周穿孔,系以黄绒(音寻),按中间四枚、左右各三枚,成九宫格加一式样拴于同一木架之上,以小木椎(古文献写作“椎”,现通常作“槌”)击之发声。
木架髹(音修)以朱漆,顶端饰涂金凤首四,下承首末涂金木柄。铜锣上墨书合、六、乙等工尺(音扯)谱音名,应为后人所加。
《元史·礼乐志》载:“云璈,制以铜,为小锣”。明代《三才图会》:“云锣。即云璈也,……十三同一木架。”清代宫廷继承了元明的云锣形制。
清代宫廷朝会丹陛大乐、卤簿乐、巡幸乐、祭祀乐、宴飨乐、凯旋乐均用之。(刘国梁)